关注我们

新加坡福州人咖啡店

文 / 洪宝兴

南来的移民

早期从中国南来的方言群,多是闽南人、潮州人和广府人,而福州人与海南人则是大迟才“登陆”南洋的族群。新加坡自 1819 年开埠以来,多数的华人是由马六甲的闽南人移居过来,这可追溯到明朝之前的三、四百年前。随后长袖善舞的潮州人也纷纷迁移到来,凭着各自的商业触觉,刻苦耐劳、各尽所能、各司其职地占据一方商业领域,维护着各自的商业地位。至于迟来的其他方言族群,若要涉及这些已被个别族群“认可”的特定行业,简直是无“机”可寻。

19 世纪下半期,福州人大量南迁,但是他们发现大部分的商业行业都是其他籍华人的“领土”,就连蝇头小利的咖啡摊及咖啡店行业,也以海南人经营的为多,想要分得一杯羮谈何容易?

照片由和发餐室提供

勤恳的耕耘

据福州前辈说,福州人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,而如所有中国人一样都是喝茶的民族。因此,来到新加坡的福州人经营咖啡店行业,甚至后来居上,成为咖啡店行业的领头羊,其实这和南来福州人的历史背景及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那时候正是新加坡的农业时代,许多的菜园都是以“个体户”的经营方式存在着,园主雇用了许多劳工从事种植工人,相对的,工作间的茶水供应服务就自然的应运而生了。早期的福州人造一辆小板小车,经营流动咖啡摊的生意,穿梭在街边,日复日,年复年,克勤克俭地累积了一些钱,便去租个店面,购置桌椅,从流动摊贩成为咖啡店主,免受日晒雨淋的煎熬。默默的耕耘、细细的盘算,福州精神尽显无遗,成为当时咖啡行业主流,并非浪得虚名。然而,经营咖啡店行业的福州人和海南人,并不因为这些变化而疏离,他们在百业待兴的年代内,友好互助、共同前 进、同舟共济地度过了许多风雨飘摇的日子,至今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,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好榜样。

战前、战后的咖啡店

根据《南洋年鉴》记载,二十至三十年代间的咖啡乌及茶乌 2 分钱,而加奶的咖啡及茶是 3 分钱;阿华田及可可这两种“高级饮料”则不过是 6、7 分钱。曾听老前辈说过,当时的咖啡店或咖啡摊体恤低下层百姓的清苦生活,也售卖“半杯”,意即少付1、 2分钱,也可喝到冲至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杯的热饮,这不只喝出生活的简朴,也能闻到浓农的人情味。

以早期的咖啡店营业状况来说,利润都不高,主要原因是去喝咖啡和茶的人,多数是下层的劳苦大众,有钱人很少去光顾,所以,卖的价格太高就没多少生意可做了,一般的小店、小摊一个月如果能赚一、两百元就算不错了。那时,咖啡店头手及“咖啡仔”的工资低,头手每月工资从 12 至 15元不等,而“咖啡仔”的工资则在 6 至 8元之间。当头手的工资虽然比“咖啡仔”多些,但责任也重,工作也多,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“炒咖啡籽”。所谓“炒”,其实是将咖啡豆装进一个圆筒式的大铁箱内,两旁有铁支架起来,底下用火炭去烘焙,头手则坐在一张小凳上,手握圆筒的把柄,不停地将圆筒转动,让里面的咖啡豆平均受热,再加上适量的白糖、牛油及盐为配料。配料的比例不恰当,烘炒出来的咖啡泡起来就不好喝了。如今烘炒咖啡豆完全机械化了,在火堆边烘炒“咖啡籽”的情景已不见了。

除此以外,店主每日还供应头手及“咖啡仔”两餐及茶水,到了晚上,他们就在店内将椅子排开或开帆布床睡觉,算是提供住宿了;工作时间长,往往是一个月做足30 天,没有所谓的休息日或年假。一个咖啡店头手或“咖啡仔”,如果生活节俭,不乱花钱,其实以当时的生活水平而言是绰绰有余的,因为他们多半住在店内,三餐全由店主供应,连理头发的钱,店主也支付。所以,他们的生活开销不大。因此,有不少福州人当了咖啡店员工一个时期,在存够了钱之后,自己也去找一间小店铺开起咖啡店,当起老板来了。这些学徒出身的咖啡店店主,经过几十年的奋斗,后来也成为咖啡店行业的佼佼者。过去艰辛、克勤克俭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现代养尊处优的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,但却烙印在吃过苦的前辈们的记忆中,是刻骨铭心也是不堪回首的。

战后初期到五十年代初,新加坡的经济蓬勃地发展了起来,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,橡胶及锡的需求量提高,胶锡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,而新马两地正是靠着胶锡来支持市场经济的,因此经济理所当然地跃升,到处一片百业兴旺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当百姓手头宽绰后,咖啡店的生意也一片火红,咖啡店面除了大理石桌子、花旗椅子及大镜子外,店内、外的装潢也更美大轮美奂,明亮整洁了。

现代咖啡店

自从 70年代市区重建计划与翻新计划推行以来,许多咖啡店不得不结束营业或搬迁到新镇组屋区。这一来,咖啡店的规模大大地扩大了,新镇的咖啡店至少占了两、三个店面以上,面积比旧店屋的咖啡店宽敞得多,租金也相对地增加了很多倍。店主不可能再购置昂贵的大理石桌子和花旗椅子了,只好跟上潮流改用价格比较便宜,且时髦新款的桌椅。为了补贴租金,店主尽量多设摊位,分租给售卖各式各样食物的小摊主。

咖啡店的经营方式,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,从流动摊位到搬入旧式店屋,又从旧店屋发展到组屋区,今天的咖啡店已经不只一、两个店面,售卖的饮料和食物已经五花八门,适合各民族同胞的饮食习惯,适应中、下层人民的消费能力。

随着时代的变迁,炒咖啡籽的圆筒、大理石桌子及花旗椅子已不复存在,但是传统的咖啡香味却依然隽永地飘香。

(本文原名〈谈咖啡店〉,编者更名为〈新加坡福州人咖啡店〉,原载于《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 85 周年纪念特刊》)

照片由金兴香港烧腊提供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email
Share on whatsapp